close

本書偏向工具類書籍,初步紀錄幾項我覺得很重要但我容易忘記的部分

各種植物萃取建議使用部位不同:種子-胡蘿蔔、茴香、杜松子,樹皮-肉桂,樹脂-乳香、末藥、安息香,木心-檀香、花梨木、雪松,根部-薑

植物採收時間建議:對大部分植物來說,在開花前的上午9-11點採收乾燥未損壞的葉子或小枝具有最高的藥效。

基礎油(base oil或carrier oil),也稱媒介油或基底油;芳香療法基底油要求為冷壓萃取(60度以下處理)取得,保存可保存於冰箱,加入精油後可保存約半年。

基礎油選擇可分兩種

  1. 以膚質選擇:
    1. 油性:甜杏仁油、杏桃仁油、荷荷芭油
    2. 乾性:酪梨油、小麥胚芽油
    3. 敏感性:甜杏仁油
    4. 老化:小麥胚芽油
    5. 皺紋:酪梨油
    6. 青春痘:荷荷芭油
  2. 以使用範圍選擇:
    1. 全身:甜杏仁油、杏桃仁油
    2. 臉部:甜杏仁油、杏桃仁油、荷荷芭油
    3. 局部:小麥胚芽油、酪梨油

小麥胚芽油、酪梨油、荷荷芭油在調配時只需占比調配油的20%
精油揮發速度一般判斷方式

  1. 快板(Top)精油:香味持續24小時,香味較刺激
  2. 中板(Middle)精油:香味持續72小時,香味平衡和諧
  3. 慢板(Base)精油:香味持續一星期以上,香味沉穩

調配原則計量參考快板:中板:慢板的比率是2:2:1;每一種精油功效若牴觸會出現反效果,相鄰或同一類會有較佳香味及效果

精油使用禁忌

使用新精油建議先做皮膚測試,簡意皮膚測試的方法:在10ml的基礎油中加入一滴精油(1%稀釋),抹在耳後、手肘彎曲處或手腕內側,並在皮膚上停留24小時勿洗掉,如果沒有紅腫、刺激反應就表示可接受此種精油。一次最多可試驗6種精油,務必確實紀錄什麼精油塗在什麼部位

精油通常不能直接塗抹於皮膚、口服、敏感部位上(目前只有薰衣草或茶樹被認為可以安全直接使用),要經過基礎油稀釋過才能用於皮膚上;且同一精油最好不要天天使用,數種不同精油交替使用,最好兩週換一次。

0-12歲小孩能使用精油及計量皆與正常大人不同;氣喘患者避免用蒸氣吸入法;柑橘類精油(佛手柑和檸檬)通常有敏光性,白天使用容易造成黑色素沉澱,佛手柑會持續好幾天,所以不要直接加入水中泡澡。

選購

英語系國家,精油瓶本身會標示英文名、拉丁文、純度、保存期限、批號、使用說明、注意事項等符合GNP的條件。

  • 純方精油標示「100% Pure Essential Oil」,以深色(藍、咖啡、綠)的玻璃瓶盛裝
  • 「Aromatherapy Oil」多數為摻和油或合成油
  • 香精標示「Environmental Oil」或「Fragrant Oil」,味道上很香芳療上不具效果

保存

植物油適合放冰箱

純精油怕光、怕高溫易氧化,最好放恆溫約30度以下陰暗處

百分百精油通常可保存幾年,柑橘類精油除佛手柑外都不能久放僅能保存約2年,

混合基礎油保存期限約2個月,要延長保固期限可以在混合油中再添加10%小麥胚芽油可延長至6個月

 

 

 
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星唐心旅 的頭像
星唐心旅

星唐心旅

星唐心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